股票加杠杆怎么加-手机股票怎么开户啊交易-【东方资本】,配资公司官网打不开怎么办,如何开股票交易账户,股票今天买明天卖能赚到钱吗

EN

于納米材料之上 筑科技強國之夢 ——專訪烯灣科技總經理章勝華

時間:2019-08-30

8月28日,中以天使匯烯灣科技總經理章勝華進行了專訪。內容如下:


作為構成未來智能社會的四大支柱之一,納米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先進材料。而在納米材料中,有一種叫“碳納米管”的材料,又因為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能夠用來制造“拉不斷”的繩子、“扯不破”的纖維布、“打不透”的防彈衣,因而被稱為“納米材料之王”。

碳納米管的特殊性能,源于其獨特的六邊形內部結構。這種六邊形結構的直徑在納米量級,人類要觀察到碳納米管的內部結構必須借助高分辨透射電鏡。而在中國深圳有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卻在這個人類肉眼無法企及的微觀材料王國之上,構筑起了宏偉的科技強國之夢。它就是全球首家實現碳納米管力學性能產業化應用的中國企業——烯灣科技。

烯灣科技

烯灣科技總經理章勝華 


碳納米管:能夠用于制造“太空電梯”的神奇材料

在童話故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故事主人公順著一根繩索爬到了天上。這根童話故事中的繩索,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代,就是連接太空與地面的的“太空升降艙”,也即所謂的“太空電梯”。

不過即便當今科技已經發達到能夠將人類送上太空,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太空電梯”依然被認為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科學夢想。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臺太空升降艙的系規必須耐受大約60-100gpa的張力,而此前即便是強度最高的材料——鋼,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也僅為2gpa。也就是說,如果用鋼來作為建造太空升降艙的材料,這臺太空升降艙隨時都可能因為承受不了張力而斷裂。

“碳納米管的出現,讓人類制造‘太空電梯’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據烯灣科技總經理章勝華介紹,碳納米管理論上的拉伸強度能夠達到100gpa,比強度最高的鋼還要高出270倍;其楊氏模量高達1TPa以上,是鋼的5倍;而其密度卻僅為鋼的1/6。“碳納米管的力學強度和模量都很高,重量又很輕,韌性也非常好,所以一直都被科學界公認為是未來制造‘太空電梯’的最好材料。”

烯灣科技

雖然用碳納米管制造“太空電梯”目前仍然只停留在設想階段,還沒有具體可行的實現路徑,但是章勝華告訴記者,由碳納米管制備成的宏觀應用體——碳納米管纖維,目前已經在電子器件、工程材料、工業機械等相關領域進入了商業應用階段。

“目前碳納米管相關材料已經進入實際應用并且產生銷售的領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用于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另一個則是用于有源器件的相關散熱、導熱材料。此外,像微電子芯片封裝領域,以及碳納米管纖維復合材料在飛機、汽車以及高端工業裝備等領域的應用,目前也都在研究中。”


烯灣科技:全球首家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的中國企業

優異的力學性能,只有通過產業化才能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價值。但是此前即便是掌握了碳納米管研發、生產核心技術的美、日等發達國家,其碳納米管力學性能的產業化也并非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反而是烯灣科技這樣一家中國新材料企業,卻在全球首先實現了碳納米管力學性能的產業化。

據章勝華介紹,烯灣科技對碳納米管力學性能產業化的推動,有幾個標志性的事件。一個是2016年成功建成全球第一條噸級陣列碳納米管生產線,首次實現了產業化突破;另一個是在2017年,烯灣科技利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制造出了第一根可量產的碳納米管纖維原絲,碳納米管纖維材料由此具備了產業化的前提和條件;此外,在今年8月召開的第22屆國際復合材料大會(ICCM)上,烯灣科技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張大尺寸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在碳納米管纖維復合材料的產業化進程上實現了關鍵性突破。

烯灣科技

烯灣科技驚艷亮相國際復合材料大會

“制約碳納米管產業化的,有包括技術、產能、資金、市場應用基礎等在內的各種因素。”章勝華告訴記者,烯灣科技之所以能在碳納米管產業化上領先一步,與技術上的突破、資本的支持以及國內良好的市場應用基礎是密不可分的。

在技術方面,章勝華以此次亮相第22屆ICCM的全球首張大尺寸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為例,“這樣一張A4紙大小的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在具體制作過程中需要先將多根碳納米管纖維原絲捻成束,再將纖維束編織成布,整個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長達8公里的碳納米管纖維,那么如何獲得大量性能均衡穩定的碳納米管纖維原絲,就是生產的最大難點所在。”

章勝華表示,烯灣科技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唯一一家量產如此高品質碳納米管纖維原絲的新材料企業,原因就在于其掌握了包括量產設備、生產控制工藝及編織成型工藝等在內的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核心技術,而且這些技術均為烯灣科技自主研發。

“從產業環境來看,我們國家有著較好的碳納米管應用基礎。目前全球范圍內有70%--80%的鋰電池是在中國生產、制造的,而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正是碳納米管的一大應用領域。龐大的應用基礎助推了碳納米管的產業化進程。”

烯灣科技

任何一種新材料,從研發、量產直到推向市場,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資本能否立足于價值投資的理念,給予新材料企業更多的耐心、為新材料企業提供多維度的價值賦能,對于新材料的產業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烯灣科技比較幸運的是,在A輪融資中引入了包括博將資本在內的價值投資機構。這些投資機構無論是在資本、還是在市場推廣等方面,都為我們推進碳納米管的產業化提供了很多支持。”章勝華說。


于納米材料之上 筑科技強國之夢

產業化的推進,歸根結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章勝華告訴記者,自己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的是通訊、物聯網領域的相關工作。之所以選擇加盟烯灣科技,是因為被烯灣科技創始團隊的科技強國之夢所感染。

“烯灣科技創始人鄧飛從高中時代起的夢想,就始終與壯大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相伴。后來無論是進入東京大學攻讀先進納米復合材料專業博士,還是遠赴美國特拉華大學復合材料中心繼續從事先進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又或者是在美國實驗室里研制出第一根高性能碳納米管纖維后不久便回國創辦烯灣科技,都是他在一步步踐行自己科技強國夢想。”據章勝華介紹,當時跟隨鄧飛一起從美國回來的創始團隊成員,無不懷著一顆科技強國、產業報國的赤誠之心。

烯灣科技

烯灣科技創始人鄧飛

“事實上,在中國的基礎材料研究領域,并不乏像烯灣科技研發團隊那樣有理想、有情懷、有抱負的專家學者。但是過去由于我國在基礎材料科研方面比較薄弱、科研機構的體制機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加上新材料研發周期長、科研人員待遇不盡如人意等等的問題,所以造成了國內新材料領域高端人才的外流。”章勝華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材料科研的重視,加上相關政策的推動以及社會資本的進入,新材料領域的高端人才逐漸有了更好的發揮聰明才智、實現理想抱負的舞臺。

“發展新材料行業對提升我們國家科技實力的作用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章勝華以高性能碳纖維為例,過去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一直都掌握在美、日等發達國家手中,像日本東麗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的市占率高達75%—80%,中國在該領域內既不掌握核心技術,也不具備話語權。“烯灣科技通過掌握碳納米管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核心研發、生產技術,不僅打破了發達國家長久以來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填補了我國高性能纖維行業的空白,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科技競爭力。”

烯灣科技

烯灣科技實驗室

當然,在章勝華看來,烯灣科技在碳納米管材料領域內持續深耕的意義還遠不止于此。“由于碳納米管技術及相關產品可以被廣泛應用于高鐵制造、海洋工程、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所以掌握了碳納米管及其纖維材料研發、量產的核心技術后,還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助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未來,烯灣科技將在提升產能、降低成本的基礎上,通過與相關機構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延伸碳納米管及其纖維材料的應用領域。希望烯灣科技在碳納米管材料領域的探索,能給業內同仁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發和借鑒,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有志于新材料行業的優秀人才加入烯灣科技,與我們共圓科技強國之夢。”章勝華說。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 中以天使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