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被譽為制造業的“基石”,是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而先進碳納米管及其復合材料,具有形態多、應用廣、附加值高等優點,位于碳基新材料“金字塔”的頂端,受到全球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談及如何從國內外眾多的新材料企業中脫穎而出,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CEO章勝華直言,唯有不斷創新,方能帶領企業步入成熟,成就偉大。
銳意創新:碳納米管材料率先產業化
作為先進碳納米復合新材料領域的引領者,創新,是刻在烯灣骨子里的企業標簽與烙印。“我們從2012年就開始進行先進碳納米材料的研發。那時候的團隊成員都是在日美等知名大學從事科研的科學家,由我的高中同學、東京大學博士鄧飛領銜。” 科研創新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從2012到2016四年多的時間里,烯灣的研發團隊成員每日埋首于實驗室,針對碳納米管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量產展開了無數次研討、論證,最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隨后,鄧飛毅然辭職回國,與章勝華共同創立烯灣科技,將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
烯灣科技圍繞碳納米管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獨特的生產工藝,開展了核心檢測設備、工藝設備、自動化生產系統等自主研發設計,探索出一套完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方案,為碳納米管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全球率先規模化量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對相關參數的精準調控,烯灣可以制備出不同規格的陣列碳納米管簇。同時烯灣生產的碳納米管一次性純度高達99.8%,達到業界領先水平;其優異的超順排陣列結構,可實現直接拉膜、紡絲,直接將納米材料制備為宏觀材料,最大程度上保留納米材料所具有的優異性能。截至目前,烯灣共布局核心專利近200項,已經形成了全面的技術壁壘與領先優勢。
烯灣的創新創業成果得到了廣深兩地政府的重點支持,2017年,烯灣獲得深圳高層次人才團隊數千萬專項資金支持;2019年,作為新材料領域重點企業引入廣州市黃埔區,建設先進碳納米管材料生產基地用于產品大規模量產。
進口替代:洞徹新材料行業發展脈絡
在章勝華看來,創新的新有兩種解釋。“在世界范圍內,做出來誰都沒有的獨有技術和產品固然是一種創新;在國內范圍內,做出性能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同樣也是創新。” 烯灣全球率先實現的碳納米管材料產業化項目屬于前一種創新。而后者,也就是常說的進口替代,烯灣同樣傾注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烯灣碳基復合材料在半導體領域的創新應用突破。
提到半導體材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硅片、光刻膠等晶圓制造材料,而用于晶圓、芯片儲存及運輸的半導體載具材料,也同樣重要。“眾所周知,芯片精密度高,價格昂貴且極易受到外部污染的影響,因此在晶圓處理的每個流轉步驟,都需要獨特的材料和載具進行保護。”作為半導體生產過程中的耗材,載具必須具備抗靜電、耐高溫、抗摩擦、低釋出性、低吸濕性、高穿透性等優良特性,制備高可靠性的半導體載具對技術含量要求極高。在全球范圍內,日本、美國以及中國臺灣的企業占據半導體載具市場的主要份額。
中國想要提升半導體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半導體載具材料的國產配套支持是必不可缺的。而烯灣的先進碳納米材料的許多特性,正與半導體載具的要求高度契合。
烯灣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痛點,旋即組織研發人員展開科研攻關,歷經多個日日夜夜,得以創新開發出使用烯灣碳基復合材料制備的半導體載具,在具備傳統半導體載具優勢性能的同時,還解決了傳統半導體載具碳粉析出易致半導體短路、硫化物揮發導致半導體變色、導電不均勻且有時效性等產業痛點。“我們的半導體載具產品做出來后,送樣到產業鏈下游廠家去測試,結果讓他們驚艷不已,還有客戶當場就下了訂單。” 目前,烯灣已經在廣州生產基地開始量產碳基復合材料,具備穩定的供貨能力的同時,也在快速攀升產能,有望從產業鏈源頭替代進口材料。
章勝華認為,根據烯灣近年來的二次應用研發經驗,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企業進行關鍵材料進口替代化的創新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
步入未來:“三駕馬車”齊頭并進重點突破
創新突破也源自于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烯灣從成立之初,就將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緊密結合,開發了多種高性能應用材料。
“我們在企業內部經常提的一點是,創新是沒有極限的,但企業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因此我們創新的重點與方向會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規劃布局。”章勝華帶領企業高層進行綜合研判后,在碳納米復合材料的眾多應用領域中,選擇將新能源、氫能源與碳基復合材料一并,列為烯灣的重點突破方向。
“我們有幾個考量,從宏觀政策上看,國家對這幾個領域都是高度重視,大力扶持的;從供求關系看,這三個領域的市場需求均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個領域能夠充分發揮烯灣的技術創新優勢,符合烯灣現階段的企業發展需求。”
找準了方向,往往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將技術落地,真正地實現產業化,則是成功的另一半。對此,章勝華也有著獨到的見解。
“我見過不少科技創新型企業,技術方面確實很牛,但經常拘泥于我們能做到什么,而沒有去思考市場實際需要什么,想要培育市場,最終反被市場所培育了。所以我經常要求研發人員多走出實驗室,與下游終端廠商溝通,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再結合我們的材料特性,針對開發相應的材料產品。”烯灣的這一理念得到了眾多合作伙伴認可與好評,其中不乏豐田、阿迪達斯、普利司通等國際頭部大廠。圍繞著三大重點應用領域,烯灣接連在鋰電池正負極導電劑、高壓儲氫瓶、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等多個二次應用項目取得了技術創新突破。不斷涌現的二次應用創新項目,猶如為烯灣這匹新材料行業的獨角獸插上了翅膀,排云而上,直抵蒼穹。